——访省政协委员朱相林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农村学生因贫失学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问题也会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阻断。”1月10日,省政协委员朱相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农村、农民对教育最迫切的愿望是希望农村学校越办越好,农村孩子能够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在政协甘肃省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朱相林委员带来的其中一个提案就是《关于补齐农村义务教育短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建议》。他在提案中表示,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也存在着“择校热”情况,农村孩子为了追求更高质量、更好条件的教育资源也纷纷涌向乡镇、县城甚至中心城市。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农村孩子在择校,条件差的也不惜代价,这既加重了家庭负担,也抵消了部分脱贫攻坚的成果。
“在人员加速流动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如果不能跟上群众的期望和企盼,如果不能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学校也会出现吸引力不够、学生越来越少的情况。”朱相林委员说。
为此,朱相林委员建议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继续支持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当前,应当再加强村小教学设备设施的配备,乡镇中心学校应当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尤其继续支持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配备远程教育专用教室和设备,方便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继续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解决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探索对小规模农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专业实施“走教”,解决小规模学校一些课程教不好的问题。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教师使用远程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使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能够落地;继续实施差别化政策,从待遇上、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激励乡村教师扎根农村。
——大力支持农村学前教育提升质量。建议省上在农村学前教育有了很好硬件基础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为农村幼儿园配齐配好幼教专业教师的工作,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开始就重视选配幼教专业教师,为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席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