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甘肃省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13 10:20:32     

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

——省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1月11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王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1月10日至11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临夏州代表团马明杰代表说。

  针对临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马明杰代表建议,把全州近30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山区群众,通过生态移民实现“下山入川,出山进城”,把这一项目列入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根本上解决边远山区群众上学难、行路难、致富难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务实作风,并抓住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这个难得机遇,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综合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成果。”金昌市代表团李元平代表说。

  李元平代表建议,把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把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深化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9年政府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纷呈: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扛起生态建设政治责任,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新进展;扭住十大生态产业持续发力,后发赶超的生机和活力显著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甘南州代表团安锦龙代表说。

  安锦龙代表建议,通过编制规划支持、转移支付支持、生态补偿支持、生态就业支持等综合政策,加大对甘南州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政策措施、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重视甘南州干部职工待遇,比照青海等藏区干部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标准,扩大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实施范围,设立藏区特殊津贴,提高藏区退休干部职工建房补助标准,放宽甘南藏区干部职工退休条件;高度重视甘南藏区民族干部培养和人才建设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分析问题不遮不掩、切中要害,制定目标远谋近施、科学可行,落实举措重点突出、细致入微,是一个站位高、落点实,有深度、有力度,增信心、添动力的好报告。”定西市代表团唐晓明代表说。

  唐晓明代表表示,下一步,定西市要按照报告作出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坚定信心、服从大局,努力克服困难、牢牢抓住机遇,全力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针对定西未来的发展,他建议,加大对定西扶贫资金的倾斜力度。定西尚未脱贫的通渭、岷县剩余贫困人口居住比较分散,自然条件差,脱贫难度大,建议参照“三区三州”资金扶持政策给予更多倾斜支持。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建议参照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设置标准,开发“护河员”相关公益性岗位,推动贫困地区守住生态红线,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来源。(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