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记抗美援朝铁道兵曹香贵

发布时间:2020-10-30 14:44:40     

用生命守护“铁血大动脉”

——记抗美援朝铁道兵曹香贵
 

  今年90岁高龄的曹香贵,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兵。

  1930 年,曹香贵出生于山东省平北县(现平原县), 1950 年,随铁道兵部队第一批入朝参战。

  “敌人的武器装备好,轰炸机不停盘旋在头顶上空,对我们的铁路线肆无忌惮地进行狂轰滥炸,很多战友就牺牲在身边。”回忆起70年前那段艰辛而光荣的岁月,曹香贵老人再也难抑激动的心情,眼里泛满泪花。

  10月25日,在原兰州西固城车务段退休职工曹香贵家中,老人激动地举起右手,喊出当年在抗美援朝前线的口号——敌人的飞机随时轰炸铁路,我们就随时抢修铁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方志愿军战士打仗需要的武器弹药 、粮食药品等物资,需要铁路线来运输,这条铁路线不仅是运输线、补给线,还是前方志愿军战士的生命线。在美军飞机不停地轰炸下,铁道线、桥梁等运输设备设施经常被炸毁,志 愿 军 的 运 输 线 随 时 面 临着中断的危险。

  为了确保前线部队急需的物资能够及时运送到志愿军战士手里,铁道兵部队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下,一手拿枪反击侵略者,一手维修建设铁道线。曹香贵部队所在的仁平车站,经常被美军的飞机“光顾”。在与敌人周旋较量过程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每当敌机来袭,他们就迅速进入防空洞,敌人的飞机飞走后,便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块、木头等物料,对被炸毁的地方迅速进行抢修。被轰炸严重的地段,他们便搭建便线、便桥,始终确保铁路运输线的畅通。在曹香贵他们的浴血奋战下,这条铁路运输线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炸不断、打不垮的“铁血大动脉”!

  抗美援朝战争中,曹香贵身上多处负伤,头部、腿上都留下了伤痕,他本人也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相比牺牲的战友,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英雄,我能活下来,并且见证祖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强大,很知足也很高兴。”曹香贵说。

  1952年,曹香贵从朝鲜前线回国,进入原石家庄铁道兵技术学校桥梁科学习。1974年,曹香贵光荣退伍,同年在原兰州铁路局西固城车务段参加工作,任职武装干事,直至退休。

  穿过 70 年的云烟,回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总有一些不能忘却的峥嵘岁月,镌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底,值得永远珍藏铭记。(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