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记兰大二院核酸检测小组

发布时间:2020-05-08 16:36:47     

战“疫”中的“火眼金睛”

——记兰大二院核酸检测小组

  庚子年初,华夏大疫,八方请战,白衣逆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分子诊断室组成核酸检测小组,检验员用一双双“火眼金睛”仔细筛检病毒,用精湛的检测技术筑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后盾。日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群体,了解他们在战“疫”中的点点滴滴。

  “核酸检测直接面对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极高,检测涉及多个手工环节,每个步骤都要慎之又慎,整个操作过程不能有一丁点的差错,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必须胆大心细、认真谨慎、高度专注,既要讲究手法,更要防止病毒感染和气溶胶污染,可谓是在‘刀尖’上行走。”提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那段时光,兰大二院主任检验师潘云燕感受颇深。

  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于检测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参加过核酸检测相关培训并获得PCR上岗证的检验人员方可从事此项工作。在兰大二院的首批核酸检测小组中,同潘云燕并肩作战的还有杜洽军、张尚弟、王昱斌,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自从抗击疫情以来,我们四人一直居住在宾馆,不能回家,也不敢回家,想家的时候只有通过手机视频联系。”杜洽军介绍说,“我和张尚弟都有两个年幼的孩子,王昱斌本来计划好今年结婚的,但由于疫情来得突然,任务又重,王昱斌推迟了婚期。”

  他们,作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在检验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白衣天使的职责与使命。

  “一份标本,从采集到出报告,一个流程至少需要4个小时。为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昼夜工作,确保实验样本每天‘零存放’。”潘云燕说,“核酸检测最大的困难是手工提取核酸标本,在量大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我们要工作八九个小时,赶在病人隔离期内作出检测报告,最大程度降低给病人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这样一组数据,这组数据足以见证他们的成绩。截至4月18日,检验医学中心共承担了来自发热门诊、发热病区患者及湖北返甘人员、回国人员、援助兰州市肺科医院、援助兰州新区后备医院等医务人员2200余份标本的核酸检测。在此检测工作中,参加了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获得优秀成绩。

  白衣执甲,勇战疫情。兰大二院核酸检测小组是此次战“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正是有如同他们一样的千千万万名医护人员,无怨无悔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才换得百姓安康。(​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