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金凡裕 通讯员 赵鹏博)“我们每季度派员检查文物保护和安防情况……”近日,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向回访的岷县检察院检察官介绍说,如今的古寺,裸露电线穿入耐火套管,消防柜内灭火器整齐且贴有新检测标签,文物旁杂物被“禁止堆放易燃物”警示牌取代,安防隐患全面清零。
今年3月,岷县检察院在“守护陇原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某全木质结构古寺存在严重隐患:电线年久失修、绝缘层开裂且无穿管保护,直接挂搭或敷设在木质材料上,4具灭火器已过期两年。而属地政府因施工队不懂文物规范、缺专项经费、部门职责不明,问题拖延近一年。
为破解困境,办案检察官以公益诉讼推动协同治理,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及属地乡镇政府召开整改推进会,明确各方分工:消防部门出具整改方案、派工程师指导;文旅局协调专家制定“最小干预”修缮方案;属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检察官建立“每日跟进、每周复盘”机制监督质量。
整改后,古寺不仅隐患消除,更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属地政府配2名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文旅局每季度派专家检查;消防部门每月检测消防设备;检察机关每半年“回头看”,确保管护不松懈。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