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法院架起沟通桥梁 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发布时间:2025-08-21 17:52:17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凯)民间借贷纠纷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系着公正标尺。当约定难履行、执行遇困局,法律既要维护权益,也要化解矛盾。近日,漳县法院刚柔并济,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曾是无话不谈的挚友。2023年,王某做生意陷入困境,找李某借款20万元用于周转。后王某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这笔借款成了难以偿还的“人情债”。多次催讨无果后,昔日好友反目,无奈之下,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决,由王某偿还李某借款,判决生效后,王某未按生效文书履行还款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全面查控,发现王某名下银行账户余额寥寥无几,唯一的房产早已抵押,无财产可供执行。更棘手的是,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使执行工作陷入困局。面对现实难题,执行法官一方面向王某说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让其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不可违抗性;另一方面注入司法温情,多次深入了解情况,发现王某并非恶意逃避债务,而是确实因经营困难暂时无力偿还。

法官随即组织双方展开调解工作,向李某说明王某的实际困境,争取理解与包容,同时向王某释法明理,引导其树立还款信心,提出分期履行的解决方案。经过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解开心结,达成了和解协议。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画上句号,执行法官坚持“跟踪回访”机制,定期了解王某的经营状况和还款情况,及时督促其按时履行义务。当最后一笔款项到账时,李某与王某在法院的见证下握手言和,曾经的隔阂烟消云散。

责任编辑:刘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