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法院入驻综治中心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

发布时间:2025-10-15 09:57: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金凡裕 通讯员 赵鹏博)近年来,定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设窗口、派法官,对适宜案件先行流转、指导调解、快速确认,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8月底,共委托先行调解案件14717件,成功调处 9072件。

拆了“堵心墙”,通了“舒心路”。通渭县金某与李某因围墙侵占必经之路反目,李某屡拆屡砌,金某诉至法院。法院将案件推送综治中心,组建包括法官、调解员、司法所及镇村工作人员在内的调解小组,现场勘测划界。众人以乡土情理劝说,点明强制执行的面子问题与邻里情分,最终,李某拆除越界墙体,邻里隔阂消融。法官李永登表示,联合镇村力量用情理软化对立,是解反复邻里纠纷的 “金钥匙”。

用好 “组合拳”,避免 “双输局”。陇西某餐饮公司(杨某某)与装饰公司(张某某)因170万元装修款起争执:杨某某拒付尾款并索赔返工费,张某某要求支付增项费,双方僵持。法官左向荣与调解员指出诉讼鉴定耗时长、成本高,随后赴现场“会诊”,明确双方权责。最终,双方解除合同,互不追责,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获强制力。该案从起诉到解决仅20多天,避免企业陷入“官司赢、公司垮”困局。

打破“鉴定难”,送来 “暖心款”。漳县姚某房屋因交通事故损毁,保险公司以需鉴定为由拒赔,而数万元鉴定费让姚某无力承担。法官任玉林与调解员实地勘察,联合建筑工匠清点建材、调研市场价,形成《建材人工费用清单》,并组织外地的保险公司代理人、车主线上调解。依据清单与法律规定,确定19万元赔偿额,次日款项全额到账。此举破解“鉴定贵”难题,降低当事人诉累,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