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法治乡村建设“协奏曲” ——合水县司法局走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9 14:33:54     来源:甘肃法治报

调解有温度,普法接地气,回访全覆盖。今年以来,庆阳市合水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基层法治保障,积极走出一条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普法宣传模式等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奏响法治乡村建设“协奏曲”,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日,何家畔镇郭家庄村村民王某因地界与邻家产生矛盾,经司法所、村调解委员会及乡镇干部多次调解,两家最终达成和解。为巩固矛盾化解成果,司法所工作人员对这起矛盾纠纷进行了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发现一方悄悄改动了地界标识,矛盾纠纷有再发的可能。为此,司法所工作人员与乡村干部现场测量了各方土地,设立明确的地界标识,并对当事双方进行了劝告,成功将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现在的调解结果我们很满意,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场提,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这个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当事人王某说道。

回访制度的建立,让矛盾纠纷达成化解不再是终点,而是迈向“事了人和”的新起点。通过一次次回访,既能及时发现调解协议履行中的“梗阻”,也能感知群众心底的“疙瘩”是否真正解开,让司法服务从“案结”的阶段性成果,延伸到“事了”的长效稳固,最终实现矛盾不反弹、关系更和谐的治理实效。

何家畔司法所所长梁振钰介绍:“调解纠纷都是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协议,但后续可能因细节问题再生嫌隙,导致矛盾纠纷复燃的可能,所以我们对调解成功的纠纷,严格落实回访制度。调解成功的人民调解案件回访时间采取15天,由所在乡镇调委会调解员回访;回访中未履行协议的案件,由县司法局相关股室工作人员每7天一回访,直至督促调解协议履行成功,形成‘受理—调解—回访—巩固’的完整闭环。”

在不断完善调解制度的同时,合水县还以“八五”普法为契机,以“法律十进”为抓手,通过“圣象说法”、入户讲法、庭院说法、网络普法等方式,强化宪法、法律援助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宣传。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开展普法宣传,扎实推进各类法律资源力量向基层“最后一公里”下沉和延伸。

今年以来,合水县司法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矛盾调处多元化的工作方针,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体系,做到矛盾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化。对排查发现的不稳定因素、矛盾苗头问题,划分等级,落实人员跟踪化解,确保不出问题;对成功化解的矛盾,落地回访制度,实现从“调解结束”到“事了人和”的深度延伸。同时,还持续加大普法力度,通过庭院说法、圣象说法等普法形式,不断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多措并举助力优化基层治理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目前,全县12个基层司法所已实现回访制度全覆盖,累计回访纠纷300余起,回访率达100%,履行率达到100%。开展各类普法宣传36次,受教育群众达6000余人次。我们将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详细了解群众所需,让法律服务既‘走心’又‘高效’,真正让群众在每一起纠纷化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合水县司法局副局长万昊表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