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兰州新区残疾人投身疫情防控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13 10:34:56     

身残志坚 同心战“疫”

——兰州新区残疾人投身疫情防控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兰州新区涌现出一批主动请缨战“疫”、积极奉献爱心,以不同方式投身、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残疾人群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社会,彰显出残疾人身残志坚、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刘朝华:退伍军人不褪色

  刘朝华是一名残疾退伍军人,他克服家庭生活困难,不顾个人安危,报名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小区门口、单元楼内总能看见他引导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劝导他们配合社区做好居家隔离的身影。

  疫情防控期间,每当看到小区内的一些老年人出来扎堆聊天晒太阳,刘朝华就主动讲解疫情防控常识,劝导老年人减少外出,出门记得戴口罩,不要扎堆聊天,为社区干部减轻了工作压力,有效控制了小区内扎堆聊天的现象,较好地发挥了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作用。

  刘朝华还动员孙女到社区报到,加入“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当社区领导对他表示感谢时,他却说:“在国家危难之际,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都是应该做的。”

杨道湖:村里的暖心人

  杨道湖是一名残协委员,为确保他所居住的漫湾村及时、有序、高效应对疫情,他不顾个人身体不便,主动请缨,坚守岗位,始终奋战在值守第一线。他每天利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积极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残疾人做好个人防护,规劝残疾人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家庭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坚决切断病毒传染途径。

  杨道湖还担任志愿队领队一职,号召大家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并为自己的儿子杨勤明第一个报了名。这对“父子兵”每天都带领志愿队成员做好村民进出登记,对村内巷道进行全覆盖消毒、杀菌,努力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华峰:贫困残疾人的担当

  华峰是保家窑村的一名残疾人低保户。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要求捐赠500元的生活物资。

  “尽管我是低保户,但现在国家有难了,我也要作出贡献,我们困难群众也要响应号召,不忘自己的初心,为国家尽一点个人之力。”他说。考虑到其属低保困难家庭,本人残疾还要供养母亲和两个孩子的实际,在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最终捐赠了100元。

杨金玉:奉献爱心防控疫情

  杨金玉是一名残疾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疫情发生后,他积极投入公益事业,给坚守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员工和社区志愿者捐赠防疫物资。

  “你家里本不宽裕,为何还要捐赠啊?”有人问他。

  “我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时党和政府时时处处关怀我们,现在发生疫情,正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面对他人的疑问,杨金玉坚定地说。(首席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