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走出“智慧养老”新路径
由城关区虚拟养老 院 965885 调 度指挥中心 派出的家政 人员,正在为 老人修剪指 甲(2019 年 10 月 13 日拍 摄)。 资料图片
一旦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需要帮助,只需通过一台智能紧急通话设备,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语言提示,将老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009年12月创建的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通过智能养老服务、科学调度指挥、紧急呼叫、主动关爱等贴心服务,让辖区老人在互联网科技创新的新时代真正享受到“智慧”的晚年生活,走出一条 “智慧养老”的新路径。如今,已有 12.12万余名老人注册入院,服务总量达1254万人次。
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
据统计,2018年底,城关区老年人达到20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0%,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城关区于2009年12月创建了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虚拟养老院。通过一部热线、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满足了辖区老人足不出户,便可在家享受到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的夙愿。
“你好,我想找一名家政人员帮忙擦一下玻璃。”
“好的,我已根据您的地址安排好服务人员,稍后将上门服务。”
2019年12月16日上午,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客服热线965885调度指挥中心一派繁忙,按照老人们的要求,接线员于倩一一记录了下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城关区老年人口增加2万人,而虚拟养老院注册老人却翻了9倍。
为解决虚拟养老院容量不足问题,城关区争取民政部和省民政厅1000万元资金,于2015年对虚拟养老院异地扩建,形成了集调度指挥、质量管理、医养融合、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产品展示为一体的新格局,拓展了为老服务的领域和内容,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同时,作为虚拟养老院的实体店,20多家社区为老服务机构,将老人配餐和康复保健、心理关怀等服务悉数纳入,推出养老服务“私人订制”,围绕老年人的衣、食、行、医、乐、游,建立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和老年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服务,让老人的生活更舒心、更便捷。
“互联网+”智慧生活打造“花样”晚年
智能体检设备、远程医疗、智能家居展示、智慧餐厅、VR 娱乐体验室、实时显示线下家政服务进展的电子屏……2019年12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新建成的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眼前的景象耳目一新,这些新的变化无不体现着养老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
“与10年前的初建、2015年的扩建相比,这次新建的智慧型虚拟养老院,不仅面积大了环境设施好了,在功能服务上也更完善更精准,通过线上调度线下‘十助’等功能,为新时代老年人打造‘花样’晚年。”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如是说。
“王奶奶,今天你的血压、血糖都正常着没,如果哪里不舒服了,就按呼叫按钮。”
“早上专门有人来做过健康评估了,各方面都好着呢,谢谢你们。”
这是家住城关区贡元巷 79 岁独居老人王太康与视频那头虚拟养老院后台工作人员的对话。
据了解,2019 年,虚拟养老院为辖区内 75 户 A 类(生活不能自理的 “三无”空巢老人)老人配备了智能紧急视频通话设备。
“该设备具有视频、健康知识、娱乐、被动呼叫等功能,最大特色就是语音报警。”虚拟养老院技术工程师刘名哲介绍说,老人如在家发生不适,可直接呼叫“救命”,后台就能主动接收到语音提示,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老人家里,将其送往医院。
在秦田田看来,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这是很多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其中一部分还身患多种疾病,遭遇不测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老人。因此,为独居老人配备这类产品,并通过后台人工服务时时刻刻掌握老人动态,防止意外发生就显得异常必要。将每一位独居老人纳入服务范畴,让其“老无所忧”,是虚拟养老院打造智慧养老的意义之所在。
延伸服务让智慧养老走得更远
记者采访了解到,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运行10年来,已吸纳各类加盟服务企业 126 家,建成街道社区医养融合中心6 个,整合原有11大类230项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 4 大类 150余项服务。
如今,传统的养老模式正在被新兴的虚拟养老所替代和弥补。
2018年建成以智慧养老、医养融合、生活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为一体的综合养老体验中心,不断健全和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互联共享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了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新建的虚拟养老院医养融合中心在将老人健康数据存档的同时,通过甘肃医联体平台,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协作,当老人有就医需求时,虚拟养老院通过医联体平台为老人预约挂号和预约检查,省去了老人到医院等候、排队挂号和看病的麻烦。
同时,虚拟养老院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由其派人定期为辖区困难老人、失独老人上门开展基础性身体检查,并实时将老人体检情况和健康状况,以及体检照片等反馈到专门系统中,为老人就医时提供各项数据参考。
“今后,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将延伸到街道社区,依托街道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线下养老服务,由社区通过资源整合和培育组织,发挥养老服务功能。同时,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提升城关区智慧性养老 服 务 模 式 和 品 牌 。”秦田田说。(记者 张萍 杨丹)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