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练 以练促防——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侧记

发布时间:2025-10-20 09:56:00     来源:法治甘肃网

(WqEY配图)以赛促练 以练促防(44306128)-20251020095658

知识竞答现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丁凯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深秋的兰州,黄河水携着黄土高原的浑厚静静流淌。这座被誉为“拉面之都”的城市,正以独特的热情迎接八方来客。10月15日,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兰州新区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份、10家央企的普法精英齐聚黄河之滨,展开一场关乎生命安全的“体力”与“脑力”双重较量。

从线上到线下:807万人的普法接力

  此次竞赛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普法,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为主题,由应急管理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

  在前期线上答题环节,全国共有807万人参与,总答题量高达8.5亿次,最终脱颖而出的20支队伍——包括甘肃、山东、河北等省份代表队,以及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央企代表队在总决赛中会师。

  这场从“云端”延伸到现场的普法盛宴,不仅展现了全民参与应急普法的热情,更成为检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WqEY配图)以赛促练 以练促防(44306127)-20251020095801

实操演练现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丁凯 摄

实操赛场:在模拟险境中锤炼实战能力

  总决赛首日的实操比赛,将赛场变为应急管理的“实景课堂”。水域救援、安全标识识别、安全隐患排查、逃生自救、地震坍塌救援五大竞技单元,聚焦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高危场景。

  在水域救援模拟现场,参赛者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从发现落水者到心肺复苏的全流程救援,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关乎生死。安全标识识别环节,看似简单的标识背后,考验的是参赛者在危急时刻从“认知”到“行动”的瞬间转化能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代表队队长在赛后感慨:“20天的集训让我们学会的不仅是比赛技巧,更是未来面对真实险情时的从容处置。”

知识竞答:法律条文与应急实践的深度融合

  次日的知识竞答环节,6支省级代表队与6支央企代表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核心法律法规展开激烈交锋。题目设计紧密结合实际案例,考查选手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赛场上有代表队临危不乱、巧妙化解突发问题的精彩瞬间,也有几人默契配合、相互鼓励的温情画面,充分体现了“法治”与“应急”的深度融合。

以赛促建:把应急管理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

  此次竞赛的独特价值,远超奖牌本身。微博话题“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实操比赛在兰州新区启动”几小时内阅读量突破百万,凸显“竞技+宣传”模式对传统安全教育的革新意义。

  竞赛的辐射效应已延伸至社会多个层面: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企业将普法知识融入安全考核;甘肃开发“普法工具包”赋能重点行业;广东普法“线上马拉松”吸引9000万人次参与……从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员工,从社区网格员到牧区“马背宣讲队”,应急普法网络正持续织密。

  经过两日角逐,甘肃省代表队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代表队斩获一等奖。但竞赛的落幕,恰是应急普法新篇章的开启。正如参赛者所言:“从赛场到现场,我们更明晰了自己作为应急普法宣传员的使命。”

  黄河水奔流不息,法治精神亦如这长河般浸润人心。当应急管理的种子通过竞赛播撒至千家万户,它所滋养的,将是全社会应对风险时更坚实的底气、更从容的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