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 9月9日,红色法治文化河西行(金昌站)法治宣传活动在金川区长泰法治公园举行。此次活动将河西地区的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通过“接地气”的宣传形式和“暖人心”的服务举措,让法律知识走进群众生活,让法治理念融入社会肌理。
活动现场,长泰法治公园内人头攒动,红色法治文化元素与法律宣传内容相得益彰。展板上,不仅有宪法、国家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条文的通俗解读,还穿插了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征战中严守革命纪律、践行为民宗旨的革命故事,让群众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从红色历史中感悟纪律精神与法治理念的传承脉络。
“此次青年普法志愿者基层行,是创建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的重要实践。”金川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团队联合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通过法律讲座、案例解读,将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用法律送到群众身边,精准解决邻里纠纷、农民工追薪等问题,让法律走进群众心里,才能筑牢示范区创建的群众基础。
活动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晓耕教授等法学专家现场“坐诊”。面对群众现场咨询的赡养问题,赵晓耕结合民法典条文与实际案例耐心讲解,他说:“此次法治宣传活动,金昌市作为第二站,其红色底蕴为普法提供了独特土壤,‘红色+法治’模式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基层是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才能主动参与到守法普法中。”
在宣传展板前,家住附近社区的韩女士认真阅读内容,手里还拿着刚领取的法治宣传手册。“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自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既给孩子普及了法律常识,又讲述了革命历史,这种‘一举两得’的宣传活动非常好!”
当天下午,活动团队还前往永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红色法治教育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宣讲,为青少年播下法治的种子,进一步延伸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次红色法治文化河西行活动,既是金昌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的生动探索,更是契合示范区创建需求的实效普法方式。接下来,金川区将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动青年力量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宣传更有实效,为法治金川建设筑牢群众基础,护航法治金川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