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别跑,注意看红绿灯!”每天清晨七点半,在西峰区团结小学门口,有一位身着藏蓝警服、面带微笑的女民警穿梭在人群中,时而指挥交通,时而护送孩子过马路。她,就是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南街派出所民警、团结小学法治副校长张亚琴。三年来,她用脚步丈量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以法治课堂播撒安全的种子,用“孩子的事无小事”的承诺,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安全屏障,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警察妈妈”。
6月20日,张亚琴利用课余业余时间给孩子们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交通安全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左栋 摄
法治教育: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同学们,假如有同学故意撞你、抢你的文具,这就是校园欺凌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害怕,要及时告诉老师和警察叔叔!”近日,在团结小学的法治课堂上,张亚琴正结合真实案例,为孩子们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法治教育是张亚琴工作的重中之重。她深知,只有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法治观念,才能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为了让法治课堂生动有趣,张亚琴颇费心思,她将防范校园欺凌、反电信诈骗等主题融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中,甚至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推出“法治10分钟”讲座,用法治小故事、安全小贴士传递知识。对于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她主动与老师沟通,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
担任团结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来,张亚琴累计开展防欺凌、防诈骗等主题讲座22场,心理辅导16人次,覆盖全校2200余名师生。
6月23日,张亚琴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推出“法治10分钟”讲座。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左栋 摄
安全检查:为校园安全“把好脉”
“刘师傅,这个防暴叉使用方法还记得吧?”“这个防冲撞拒马太轻了,发挥不了作用,需要增加些重量。”张亚琴每周抽出一天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检查门卫登记、安保装备、监控系统,连一根松动的螺丝都不放过。
在食堂,她仔细查看食材采购记录、食品加工过程,叮嘱工作人员:“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
三年来,她推动学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7处,组织防暴恐、消防演练8次。门卫李师傅深有感触地说:“张警官查安全像‘破案’,啥问题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6月23日,张亚琴协同学校保安护送孩子放学过马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左栋 摄
校园内外:筑起坚固的“安全墙”
不仅要重视校园内安全,校外环境同样牵动着张亚琴的心。她积极与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对校门周边的流动摊点、违规店铺进行整治。
在一次检查中,她发现一家理发店音乐声过大,影响学生上课,便立即进店提醒:“老板,咱们店离学校近,声音太大对孩子们上课有影响,麻烦把音量调小一点。”店主听后,连忙道歉并调低音量。
在每天上下学的关键时段,她都风雨无阻地准时出现在护学岗上,与老师、保安一起疏导交通,护送孩子过马路。“小朋友们,排好队,不要跑!”她的声音,是孩子们心中最温暖的守护。
从法治课堂到安全检查,从校内守护到校外巡查,张亚琴用三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马志国 通讯员 翟娜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