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贺龙)为进一步增强在校师生的法治观念,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近日,肃南县法院干警以法治副校身份长走进红湾小学,开展反诈普法课堂,助力师生筑牢反诈安全防火墙。

反诈普法课堂现场。肃南县法院供图
课堂上,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翻新,且逐步向校园渗透这一特点,法院干警从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常见形式、特点与严重危害,及其相关的法律规定等内容入手,结合近两年来发生在校园师生身边的网络诈骗真实案例,就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师生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列举“冒充班主任收缴费用”“高回报投资理财”“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红包返利”等常见的诈骗手段,为师生们详细讲述了如何防范上述常见诈骗的有效防范措施及事后补救手段,并倡导师生们要谨慎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谨防上当受骗。
近年来,肃南县法院积极加强与县域内中小学的沟通联系,以提高校园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精心制作普法“菜单”,为护航辖区青少年健康茁长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肃南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和深化“法治副校长”普法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将“事前预防+事后补救+案例警示”贯穿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注入司法动能,提供司法力量。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