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撬动社区矫正质效“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07 09:13: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如何用“小积分”撬动矫正质效大提升?今年以来,肃南县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创新模式,以“小积分”为抓手,全面推行社区矫正“积分制”管理。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更通过量化考评激发内生动力。如今,在积分制的推动下,肃南县社区矫正工作正朝着更精准、更有效的方向迈进,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分类赋分,激发内生动力

“李某,请假1天,集中学习迟到1次,公益劳动缺勤1次,第一季度得分88分;李某某,节假日未及时反馈动态1次,第一季度得分91分……”近日,红湾司法所工作人员清亮的声音从会议室内传出,打破了现场的宁静。今年来,各司法所严格依照《肃南县社区矫正对象积分制考核奖惩办法》,创新构建“基础行为+正向激励+负面约束”三类指标体系,将原本抽象的表现量化为具体可感的积分数据。通过搭建基础分、加分项、扣分项三级架构,把集中学习参与、公益活动表现、外出报备等26项具体内容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报告、周核查、月评议、季考评、年考核”的全周期动态管理机制。同时,为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动态积分档案,实时追踪记录其在矫期间的行为表现、思想转变及活动参与情况,实现对矫正表现的精准量化评估。

这一体系既为日常管理提供了清晰指引,也让考核评审有了客观依据,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积分评价,营造争先氛围

以积分评价为抓手,肃南县全力营造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每月如期召开月考评会议,由矫正小组成员、志愿者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评审团队,依据社区矫正对象当月的实际表现和积分动态,进行综合评价并量化打分,最终确定考评结果。

各司法所精心打造“积分公示墙”,直观呈现积分情况;同步设立特色奖项,对积分领先的给予额外积分奖励,树立学习榜样。通过正向激励与针对性引导,有效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的进取意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改造氛围。

多元激励,重塑社会价值

肃南县构建“积分激励+社会帮扶+自我提升”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激励体系,深度打通积分与监管措施、政策帮扶的关联通道,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塑社会价值。

对于积分稳居前列、表现持续优秀的社区矫正对象,在日常监管中给予“宽缓激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努力被认可的获得感,逐步重拾社会归属感。针对积分偏低、表现有待改进的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增加个别谈话频次,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实时掌握思想动态,倒逼其主动改正不足、加快转变。

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积分应用场景,将积分与就业指导、困难帮扶、技能培训等资源挂钩,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正向激励中主动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积分制管理模式成功推动社区矫正对象从“被动服从”向“主动重塑”跨越,不仅实现了教育矫治质量的显著提升,更同步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达成双赢局面。

肃南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耕积分制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一方面深化多方协同合作,凝聚矫正工作合力;另一方面拓展激励机制的广度与深度,让“小积分”释放大能量。通过系列举措激发社区矫正工作的全新气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陈新煜 常冬梅)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