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光美)近日,民乐县法院成功办结一起涉专业合作社执行案件。通过积极协调、精准施策,成功促成申请执行人与已停止运营的合作社达成以物抵债协议,用合作社现存设备足额抵顶全部案款,高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僵尸主体”快速出清。
该案被执行人系当地一家专业合作社,因经营不善已停止运营,既无资金流转,也无实际经营活动,名下仅余一批机器设备可供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查封。但申请人起初明确拒绝以设备抵顶债务,且双方就设备价值始终存在较大分歧,多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为打破困境,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一方面,向申请人详细说明合作社当前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以物抵债对快速实现债权的现实意义,打消其顾虑;另一方面,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配合执行的法律责任,引导其理性看待设备价值,积极配合案件推进。
经过法官反复沟通、耐心疏导,双方最终就设备抵顶价格达成共识,同意以合作社现存设备抵顶案件全部案款。面对“无运营主体”的执行难题,民乐县法院执行干警主动作为,以思路破冰、行动破题,通过“以物抵债”实现案件圆满办结,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民乐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执行质效提升,不断创新复杂案件破解路径,用更精准、更务实的司法服务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