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认识到错误了,一旦解冻我立刻还钱。”近日,在民乐县法院调解室内,借款人胡某向银行代表诚恳承诺。
从银行发现胡某变卖房产、转移财产并举家外迁的线索,到法院完成线上立案、财产保全与资金冻结,全程不足24小时。最终,胡某主动偿还50万元信贷资金,一场金融风险纠纷高效化解。
线上保全:快速响应阻断财产转移
案件源于银行风险部发现的异常信号:借款人胡某两笔共计50万元贷款到期后拒不还款,还突然变卖名下房产、转移银行账户资金,并启动举家外迁流程。察觉风险后,银行立即启用“金融保全快捷通道”,通过法院线上立案保全一体化平台提交申请。
“当天下午3点提交申请,第二天上午10点就完成了全部财产冻结。”银行风险部吴经理感叹,“法院系统响应速度远超预期,真正守住了阻断财产转移的‘黄金24小时’。”
审执一体:推动矛盾纠纷根源化解
采取保全措施后,民乐县法院第一时间启动“审执一体化矛盾化解机制”,组织双方开展调解。
“我们不搞‘一冻了之’,而是以保全为抓手推动执行,最终实现矛盾根源化解。”承办法官表示。
调解中,法官既向胡某详细解读拒不还款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又从诚信经营、商业信誉角度释法说理;吴经理结合信贷业务规则,向胡某阐明贷款逾期对其个人征信、后续融资的影响。多方沟通下,胡某逐步认识错误,当场承诺解除保全后立即偿还贷款。
数字赋能:开辟金融案件绿色通道
民乐县法院快速完成系统配置,构建“线上立案保全一体化处理”机制,以数字技术倒逼司法效率提升。
“我们专为金融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流程线上快速办理,每个节点都有专人负责。”民乐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如今从立案、缴费到送达、保全,全程耗时不超过48小时,大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维权成本。
今年以来,民乐县法院线上涉金融财产保全申请占比超85%,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1.5天,其中50%的案件在24小时内办结。依托“以保促执”机制,法院已成功化解金融纠纷100余件。(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荣花)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