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购销起纠纷 15天化解促共赢

发布时间:2025-09-17 09:48:15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韩雅崧 刘吉文)近日,民乐县法院通过高效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洋葱购销合同纠纷。

  该案从立案到结案仅用15天,不仅让收购企业拿回定金,也兼顾了种植户的实际困难,实现了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为规范农产品交易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实践。

  原告洋葱收购公司与被告种植户签订《洋葱收购合同》,约定原告收购被告种植的特定品种洋葱,明确品种、质量标准、收购价格及交付时间,同时还特别约定:原告分两期支付定金共80000元。合同签订后,收购公司依约支付首笔50000元定金。然而,在种植户完成移栽验收时,公司发现洋葱中掺杂大量其他品种,经核算,合格洋葱价值仅约30000元,未达合同标准。公司要求剔除杂品种、补足合格洋葱,却被种植户以“种植周期已过”为由拒绝。双方协商无果,收购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退还剩余20000元定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高效调解案件受理后,民乐县法院针对涉企涉农纠纷特点,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承办法官分析认为,简单判决易加剧双方对立,尤其涉及农户生产,更需柔性化解。为此,法官采用“背靠背”调解法,向收购公司释明定金罚则及继续履行的现实可行性,向种植户阐明掺杂其他品种已构成违约,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同时,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法官明确种植户交付的合格洋葱未达合同标准,收购公司有权主张违约责任;但也考量到农户的种植成本,避免过度加重其负担,着力平衡双方利益。调解中,法官还向双方解读合同条款设计、质量验收标准等法律要点,提示收购公司完善合同细节,建议种植户增强契约意识,从源头降低纠纷风险。经过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种植户当庭退还收购公司20000元定金。这起洋葱购销合同纠纷就此成功化解。

  “从立案到解决才15天,既没耽误公司经营,也没影响我后续种植,法院这调解太给力了!”种植户感慨道。

  “以后签合同心里更有底了。”收购公司负责人也表示,通过这次调解,不仅拿回了定金,更明晰了合同规范要点。

  民乐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院将调解与普法相结合,既解决了具体纠纷,又为提供了行为指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农户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认同感,以温情司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