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法院破解一起土地流转费争议的闭环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5 09:09: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企赋能服务站 “坐班解纷”显成效

民乐县法院破解一起土地流转费争议的闭环实践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姚晓琴 夏雪)“法官,又得麻烦你!2025年的流转费,俺哥又领走了……”7月18日下午,民乐县法院法企赋能服务站内,王某甲攥着土地确权协议和调解书求助。坐班法官的目光,瞬间落在一个月前的调解书上,一场曾以“旧账清结”收尾的兄弟土地纠纷借助法企赋能服务站“法官坐班、即诉即办”机制快速解纷。

  2025年6月,王某甲因胞弟王某乙领取两项土地流转费诉至法院,要求王某乙返还2020年至2024年土地流转费1万余元。

  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方案:其中的1.71亩土地自2025年起确权王某甲,今后流转费由其自行从村组领取;王某乙6月30日前返还王某甲2020年至2024年土地流转费。彼时,兄弟俩握手言和,以为纠纷就此尘埃落定。

  谁料2025年流转费发放时再生变数。王某甲发现,即便有确权协议,登记在自己名下的1.71亩土地流转费仍被王某乙领取。

  关键时刻,法企赋能服务站的“坐班制”成了破局关键。王某甲直接找到熟悉之前案情的法官,直言:“就想要回今年该得的流转费!”

  坐班法官迅速组织调解,先是“法理溯源”,摊开调解书:“2025年起,确权地流转费本就该你领,被告领取行为既违约、也损权益”。话锋一转,又以“亲情破冰”,劝诫:“上个月刚清五年旧账,今天又为这点钱红脸?亲兄弟,别让流转费寒了情!”

  王某乙挠头解释道:“2025年的流转费确实是在上次调解前就已经打款了”,并当场归还已领的2025年流转费。短短40分钟,纠纷再度和解。

  从“五年旧账”到“新起纠纷”,法企赋能服务站的“坐班制+案后跟踪”模式,画出了一条“闭环解纷”的轨迹:当事人能“找对人、说对事”,省去重复陈述的成本;前案法官跟进,依托既有调解基础,避免矛盾反复发酵;更借“亲情牌”调解,让司法既有规则力度,又含亲缘温度。

  这桩纠纷的化解,不仅是个案的圆满,更折射出基层治理中“司法服务嵌入日常”的智慧。当法企赋能服务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解纷站”,民生权益的保障便有了更及时、更贴心的支点。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