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今年以来以“四级七天”调解法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高效快捷回应群众诉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全面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各基层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主动创稳理念,坚决扛起主动创稳政治责任,按照《全省乡镇(街道)主动创稳重点指南(试行)》以及《民乐县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实施方案》要求,立足实际,紧扣“五个有力”正面清单和“十个不发生”负面清单,严格落实主动创稳任务周分析、月调度、季评估,紧盯重点工作,排查风险、掌握实情,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系统推进主动创稳各项任务落实见效,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凝聚网格共治力量
着眼于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依托现有资源加强镇级综治中心和司法所的有机融合,不断发展壮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今年以来,对全县216个人民调解组织组成人员重新进行调整和备案,对长期不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人员进行调整,重新吸纳公检法司等部门退休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充实到调解组织。目前,选聘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078人,构建了以镇调委会为龙头、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网络。
全力排查化解纠纷
县委政法委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坚持“两抓四问”全面压实“四级七天”调解法责任链,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工作要求,通过“拉网式”日常排查、“全覆盖”滚动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
其间,突出对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重点排查,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稳控,严防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对排查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通过电话或面对面进行定期回访,适时开展法治宣教引导、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死灰复燃”。截至目前,全县各镇按照“四级七天”调解法摸排化解纠纷646件,成功化解626件,化解成功率为96.9%。(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育霞)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