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乐县公安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动工作重心向源头治理防范转变,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民警重点对医务人员讲授突发应急事件防范应对注意事项, 并现场示范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民乐县公安局供图
精准打防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
为织密巡防网络,民乐公安采取车巡与步巡结合、公开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等形式,对城区的主次干道、商业街、居民区、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逻,着重加强学校周边巡逻检查次数,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开展护学岗,压减街面发案率。
民乐公安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和凌厉攻势,紧紧围绕“黄赌毒”、入室盗窃、电信网络诈骗等系列性、多发性违法犯罪,坚持打早打小。强化行业场所多的监管,按照“片不漏街、街不漏店”标准,逐家检查,发现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促进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其间,检查各类场所200余家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7处。
社区民警向群众讲解防范各类电信诈骗的注意事项。民乐县公安局供图
重心前移 织密涉稳风险管控网
为强化信息搜集,民乐公安结合“爱民走访”活动,将工作重心由被动处置前移到主动化解。充分发挥社区民辅警职能作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事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61起,化解率95.3%。
源头治理 织密安全生产高压网
以落实危爆物品单位内部治安防范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对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危爆物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各环节监管,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同时,狠抓消防安全监管,紧盯沿街商铺、“九小”消防重点场所部位,滚动开展排查整治,持续清剿违规使用或存放瓶装液化石油气、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堵塞消防通道等风险隐患,累计检查“九小”场所650余家,整改消防隐患10余处。扎实开展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加强对公租房排查走访,做好日常动态监管,全面预防各类突发案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世渊)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