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任晓)近日,山丹县法院执行局通过追加被执行人听证程序,创新采用“现金+活羊”相结合的抵债方式,成功执结一起陷入僵局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使9万元债务全部清偿到位。
该案源于甘肃某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丹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饲料款纠纷。2024年9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农牧公司支付饲料款14.7万元。约定期满后,该公司仅履行部分款项,剩余9万元长期未付。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明该农牧公司名下已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执行僵局,执行局党小组组织党员法官成立合议庭,深入研究破解路径。2025年8月,在听取专业法官会议意见后,申请执行人申请追加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为被执行人。
承办法官在异议审查阶段多次与被申请人沟通,充分释明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被执行人主动提出愿以其总公司饲养的羊只抵顶剩余债务。
协商过程中,双方就抵顶价格产生较大分歧:被执行人主张其羊只为种羊,单价应为1500元/只;申请人则认定为肉羊,仅同意按700元/只抵顶。为打破僵局,合议庭及时召开案情分析会,组织法官深入当地活畜交易市场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品种、体重及市场行情综合研判,为调解提供专业依据。
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一致:被执行人以羊只抵顶5万元债务,按每斤13.5元实际称重结算,剩余部分以现金支付。2025年10月16日,协议全部履行完毕,申请人撤回执行异议申请,实现“案结事了”。
山丹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注重实质化解纠纷,将执行异议程序转化为履行推动力,展现了法院在破解“执行难”中的创新与担当,为处理“僵尸企业”类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温度与保障。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