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丹县法院执行局开启了一场跨越300多公里的“寻赖”行动。
当日清晨6时30分,山丹县法院执行局的院子里已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执行警车亮起警灯,执行干警身着制服、携带装备出发了。
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干警们首先抵达山丹马场,在马场三场“牧马人调解室”调解员的协助下,虽未找到被执行人朱某,但掌握了其财产线索。来不及休息,干警们又驱车赶往大马营镇,在便民服务中心,干警们收集掌握了3名被执行人的行踪和财产线索。
“法官,我看到被执行人马某在张掖西站,他好像要坐动车走!”中午12点半,干警们在乡镇餐馆简单吃了碗牛肉面,刚准备前往霍城镇,执行110专线突然响起,电话那头,申请人语气急促。执行干警们立即调整路线,向着张掖西站疾驰。
1小时45分钟后,执行干警在张掖西站铁路派出所的协助下,在候车大厅警务室成功控制了马某。
“我就是暂时周转不开,不是故意不还……”马某试图辩解。
“你从2023年就失联,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报告财产,依据法律规定我们要对你采取司法拘留!”干警当场出示拘留决定书。
看着执行干警们态度坚决,马某慌了神,当场联系朋友筹款,半小时内将1.2万元案款转入法院执行账户。
处理完马某的案件已是傍晚时分。返程途中,夜色深沉,警灯划破黑夜,在寂静的公路上留下一道道光带。
晚上9时许,执行警车缓缓驶入法院大院,干警们结束了一天的执行工作。
近年来,山丹县法院秉持“如为我执”理念,依托“执行110”和“法院+N”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陇原风暴、金秋利剑、冬日暖薪等专项执行行动,通过错峰执行、交叉执行、集中执行多措并举捍卫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山丹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用科技的脚步追赶逃避的身影,用善意的温度平衡法理人情,用惩戒的铁腕捍卫司法尊严,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周啸)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