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法院以专业之力提升合同审判质效

发布时间:2025-08-22 15:24:09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当下,重大疑难合同纠纷往往牵涉多方权益、交织多重法律关系。今年以来,山丹县法院民事审判聚焦复杂合同案件审理,以专业审判为根基、精准适法为核心、高效破题为关键,在繁案精审的赛道上跑出司法加速度,为经营主体提供高质效司法保障。

GetAttachment (7)

庭审现场。山丹县法院供图

专业筑基

锻造繁案审判“精锐之师”

山丹县法院组建10年以上民商事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的“合同审判组”专业合议庭,重点攻坚建设工程、破产审查、融资租赁等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制定《关于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工作指引(试行)》《企业破产预防与拯救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5项类案裁判规则,为同类案件审理提供明确指引。定期举办“疑难案例剖析会”,依托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等机制,对新型商业模式、法律冲突难题等开展深度论证、靶向“问诊”。今年1至7月,通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民事审判案件12件,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8件,疑难案件上诉率稳定控制在11%以内,审判质量显著提升。

法理深耕

构筑法律适用“专业高地”

审判实践中,山丹县法院精准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在某公司异议股东股权回购案中,通过厘清协议效力层级,探求当事人真意,避免裁判失衡。同时,裁判文书采用“要件事实-法律定性-责任认定”三层论证结构,严格遵循上级法院制发的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增强说理性,并创新运用“可得利益损失五步核算法”(合同履行预期→市场行情验证→减损义务审查→损益相抵核算→过失相抵调整),确保损失认定科学合理。在张某某诉某公司、王某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采用上述方法,最终综合认定预期可得利益损失为42.89万元,该损失数额让双方信服,判决生效后双方未上诉。

机制创新

打通繁案审理“高速通道”

争议焦点前置。山丹县法院推行“争议焦点前置”机制,庭前制作《法律争议点清单》,引导当事人围绕核心问题举证质证,使庭审更加聚焦高效。

要素式庭审攻坚。山丹县法院推广要素式庭审模式,在民间借贷、买卖合同、建设工程等案件中运用《审判要素表》,对违约责任认定、损失计算等专业焦点集约化审理,大幅提升庭审效率。

判后专项释明。针对诉讼能力差、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委托律师的当事人,承办法官通过类比、举例等方式解释裁判理由,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审理周期,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持续书写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司法答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浩宇 叶媛娜)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