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乐派出所:绘就治理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5-08-08 16:55:17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山丹县公安局东乐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探索推行“563”工作法,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逐步实现警务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积极构建新时期警民和谐关系。2023年,东乐派出所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wechat_2025-08-08_165759_577

  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宣传法律知识。东乐派出所供图

铸牢忠诚警魂

  东乐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派出所工作的指挥棒,“以党建带队建、党风带警风、党务带所务”为工作理念,通过自学、集中学、线上学、业务学等方式切实铸牢思想根基。将警示教育贯穿派出所例会、支部“三会一课”,教育警示民辅警自觉做到严守“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

wechat_2025-08-08_165816_754

  民警排查安全隐患。东乐派出所供图

夯实基础治理

  做强“数据防”。东乐派出所规范“一队一室”警务机制运行,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作用,配备专职研判民警2名。培养信息化骨干3名,依托大数据、新一代警综等平台开展预警劝阻23次,辖区电诈案件发案率下降40%。

  做实“基础防”。东乐派出所明确社区民辅警工作清单和工作标准,坚持“科技+脚板”,深化基础信息采集维护。今年以来,维护数据2万余条。

  做精“专业防”。东乐派出所大力推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通过数据赋能、科技赋智、创新赋力,提供主动精准、高质高效、安全有力的实战支撑,提升派出所专业能力。

  做细“警格防”。东乐派出所全面落实辖区负责制,深化警网融合,整合网格员、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创新打造“邻里小院议事”平台,在辖区10个自然村设立35个调解点,形成“群众说事、警官说法、干部说理、乡亲说情”的调解模式。近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2起,调解成功率达98%

  做优“巡逻防”。东乐派出所依托社区民辅警,联合辖区网格员、治保会成员,采取“车巡+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的方式,构建立体、动态巡防体系,开展道路安全巡逻和村庄治安巡逻,确保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提高见警率。今年以来,辖区道路安全事故下降20%,辖区可防性案件下降35%。

  做深“义警防”。东乐派出所创新警民互动模式,充分发挥100名治安积极分子和义警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矛盾化解、街面巡逻、线索摸排等工作,建立12个覆盖全辖区的“警民连心”微信群,实时推送反诈预警、便民政策等信息2800余条。

践行为民宗旨

  热心服务,打造“背包警务”特色品牌。面对群众咨询和求助,东乐派出所组建2支流动服务小分队,每周定期深入偏远村组开展巡回服务,累计为行动不便群众上门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286件,送证上门服务覆盖辖区所有行政村。

  悉心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东乐派出所简化流程,创新推行“网上快办”“码上响应”“一网通办”服务机制,让户籍、证件办理更便捷,减少群众等待,对复杂业务提供预约代办,容缺受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窗口服务保持6年“零投诉”记录。

  贴心服务,打造“全链条护航”模式。聚焦种业能源警务,东乐派出所主动靠前,创新完善“警务工作站+护航警官+警格联防”防护机制,建立“一企一警”联系制度,累计解决企业用工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47个,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动能。(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承栋)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