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控守护一方平安
——高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激发基层治理动能
今年以来,高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将革命先辈的忠诚担当融入血脉,以“主防”理念为引领,通过机制革新、科技赋能、红色铸魂,构建起维护社会治安坚实防线,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深刻转型,激发基层治理动能,守护一方平安。
机制创新:
重构“两队一室”实战体系
“接警更快捷、处置更高效,群众安全感看得见!”谈及警务改革成效,城关派出所所长白鑫深有感触。
城关派出所紧扣主防警务核心,将传统警务模式升级为“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协同作战架构,推动警务效能系统性提升。综合指挥室作为“智慧中枢”,整合实有人口、单位、房屋等基础数据13.9万余条,建立“日常研判-即时响应-专项攻坚-趋势预警”全周期研判机制,今年以来,精准推送防范指令50余条,从源头遏制了风险,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5%。
同时,案件办理队聚焦民生小案,实行“快侦快破”机制,成功侦破系列偷换收款码盗窃案等民生案件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胡某某等21人,以“小案不小办”的决心提升群众满意度。
社区警务队深化“警格+网格”双融双促,全面落实“一警情三推送”“警调对接”机制,联合司法、综治、社区等部门建立“四级七天”矛盾调解闭环机制。对社区民辅警、网格员排查或派出所接报的复杂矛盾纠纷,要求在七天内完成“受理-调查-调解-协议-回访”的全流程管控,防止小事拖大。今年以来,累计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200余起,家庭暴力类警情同比下降20%,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智慧赋能:
打造数据驱动型指挥中枢
走进综合指挥室,电子大屏实时显示辖区警情动态、警力分布,8类警务数据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一图感知全域、一屏指挥全局”。
城关派出所创新“四步工作法”重构指挥机制,警力调度效率提升70%,重大警情处置闭环率达100%。依托家暴“民转刑”预警模型,融合警情、民政等6类数据,成功干预高风险家暴案件1起;建立旅馆业风险积分模型,对39家旅馆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级管控,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7处;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型,协同教育部门对4名高危青少年开展心理疏导,帮助1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这些数据模型的成功应用,正是派出所将科技优势转化为预警防控实效的生动体现。
红色铸魂:
创新“枫桥经验”实践
“把支部建在警务区,让党旗飘在阵地上!”城关派出所以“融西路军魂,创红旗支部”党建品牌为抓手,开展祭扫先烈、重温誓词、聆听红色微党课等“十个一”红色教育活动,构建“一创二争三树四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警务实践深度融合,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持久动力。
城关派出所创新实施“1+1+N+X”多元共治机制,广泛动员退休干部、门卫、志愿者等组成社区警务团队,建立微信群24个,覆盖90%以上居民,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5件。户籍民警上门为72岁瘫痪老人办理身份证,助其顺利报销医保;巡逻民警4小时为游客找回价值8000元手机……一件件暖心事赢得群众点赞。“警务站就在身边,做生意更安心!”夜市摊主周先生指着水之印广场警务站明亮的警灯感慨道。
从“云端数据”到“街头警务”,从“案件侦办”到“主动防治”,从“铁骑巡逻”到“智慧天眼”,城关派出所精心织就的机制防线、数据防线、社区防线、科技防线、文化防线、共治防线六道平安网,共同守护着辖区的和谐稳定。(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福彬)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