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化纠纷 为民解忧“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9-24 11:28:5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许开润)“没想到不用开庭,钱当场就要回来了,剩下的种子也有着落了,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近日,临泽县法院蓼泉法庭通过高效细致的庭前调解,成功化解一起种植回收合同纠纷。被告当场结清了一万多元货款,原告也承诺按期交付黄瓜种子,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原被告自2021年相识并建立起稳定的种子产销合作关系。2023年,原告为被告种植制种冬瓜和黄瓜,但在冬瓜种子交付后,被告仅支付部分货款,对剩余款项及已收获的黄瓜种子,一再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和收购。多次沟通无果后,原告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有长期合作基础,且种子作为“农业芯片”事关农业生产大局,成功调解不仅关乎个案纠纷,更有利于修复信任、保障农业产业链良性循环。

调解中,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一方面向被告释明违约法律责任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引导原告回顾合作历史,展望长远利益,从法、理、情多维度化解对立情绪,逐步重建互信。经法官耐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被告当场一次性支付剩余种子款,原告按期交付黄瓜种子。

通过庭前调解促成当场履行,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实质化解,更显著节约了诉讼成本,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起到“办理一案、共赢一片”的社会效果。下一步,法庭将继续以“一次化解”为目标,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