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泽县平川镇通过“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仅用4天时间成功化解一起因务工乘车引发的健康权纠纷,生动展现了基层治理新效能。
“派出所的民警和镇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把这个事情给我们调解,以后我拉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让车上的人坐好,不违反交通规则。”面包车司机王某说。
事件源于该镇村民赵某的妻子在外出务工时,乘坐同镇村民王某的面包车,途中车辆发生颠簸,致使赵某的妻子腰椎发生爆裂骨折,经住院治疗,共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共计6.8万余元。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网格员首次调解未果后上报村委会,村委会主任进行了“面对面”“背对背”调解,因双方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调解接力棒传到镇综治中心。
接到“四级七天”报告单后,镇综治中心即刻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经过镇综治中心、司法所调解员逐步厘清案件事实,分析争议焦点,结合实际情况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至此,该起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四级七天’调解法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我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四个层级的调解流程细化为‘1+2+2+2’的七天闭环,用‘黄金七日’搭建起多元共治的时空坐标,推动矛盾纠纷在七日内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临泽县司法局平川司法所工作人员魏红宗说。
今年以来,临泽县积极探索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广运用“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实行村级周排查、镇级月排查制度,聚焦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土地纠纷、民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发动村社干部、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扎实开展线索摸排,对排查出的纠纷,按照“网格员初调,村调委会劝调,镇综治中心联调,镇党委、镇政府统调”的四级模式,限时1至7天逐级化解。对于疑难纠纷全面研判分析,实行挂牌督办,明确化解责任人及时限,建立“心理疏导+调解+普法+援助”多元融合的调解模式,实现“案结、事了、心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程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