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七天”工作法让基层治理“惠风和畅”

发布时间:2025-10-31 14:58:48     来源:法治甘肃网

  老旧小区集中、人口结构多元是许多老城区社区面临的共同治理难题。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南街街道西来寺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西心调解 惠风和畅”工作理念,精心打造“惠东调解室”,运用“四级七天”调解法成功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为破解老城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路径。

构建“四级七天”闭环,实现矛盾不上交

  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矛盾,西来寺社区积极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闭环调解体系,将调解力量分为四个层级,“四级”联动压实责任链条,网格员充当“神经末梢”,负责前端发现与上报;惠东调解室快速响应、进行初步调处;社区党委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街道司法所、综治中心等提供专业力量支撑,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七天”限时提升化解效能,社区建立响应机制,受理矛盾纠纷后24小时内务必响应,3日内完成初步调处,2日内进行深化协调,剩余时间进行巩固回访,既保证了调解的时效性,又为复杂疑难案件留出了充足的处理空间。

践行“三心三巧”理念,彰显调解温度

  精准的机制是化解矛盾的“硬约束”,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方法,则是贴近民心的“软艺术”。西来寺社区总结出“三心三巧”工作法:“三心”是态度基础,即以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以公心研判是非曲直、以诚心寻求化解之道;“三巧”是方法策略,即巧用邻里情进行情感疏导,巧借法律顾问、职能部门等外部力量形成合力,巧设切入点打破僵局。通过情感疏导与依法调解相结合、专业力量与群众工作相补充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西心调解”工作理念,让“惠风和畅”的和谐氛围在社区蔚然成风。

创新“破题解困”实践,筑牢平安基石

  机制为治理提供了“硬支撑”,方法实现了情感的“软浸润”,共同奏响了社区和谐乐章,“软硬兼施”成功化解了一批长期困扰社区居民的历史遗留“硬骨头”:图书馆家属楼一道隔阂了邻里27年的“恩怨墙”被成功拆除,银海家属楼困扰居民6年的“燃气困局”得到圆满解决……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噪音实验”科学定分止争,以“边服务边沟通”改善物业关系,用“圆桌会议”促成多方和解等创新方式,有效防止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调解室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8起,调解成功率达96%,惠东调解室已成为社区居民心中最信赖的“说理地方”,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来寺社区“惠东调解室”的实践表明,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必须依靠机制创新提升效能,借助方法优化传递温度,通过资源整合凝聚合力,最终落脚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西来寺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西心调解 惠风和畅”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将“惠东调解室”打造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前哨,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建龙 侯静)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