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国清 张志强)近日,甘州区法院妥善化解一起异地交叉执行案件,既为政府清理了历史债务,也为企业安心创业注入强心剂。
2012年,甘肃某企业承建甘肃某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完成后,发包方陆续支付了部分工程账款,下剩约20%的尾款因项目资金保障困难、市区债务移交等多种原因,一直未能结清。长达十年的拖欠让企业不堪重负。2023年,甘肃某企业无奈之下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经组织协调,双方虽然达成了调解意见,但由于资金未能及时保障到位,案件最终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权益兑现一度陷入僵局。2025年5月,上述案件经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指定由甘州区人民法院交叉执行。
“如何能够既让作为原告的民营企业不丧失对政府和司法公信的信心,又能妥善为地方政府清理化解历史积债解围?”这是摆在甘州区法院执行法官面前的极具考验的一道难题。
案件交叉立案执行后,执行干警全面阅卷,主动与原执行法院详细了解前期执行情况及未结原因,并多方听取双方当事人各自意见。在理清原委、找准症结、明确执行重点后,执行干警确立了“以调入手、刚柔并济”的执行策略,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书面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阐明交叉执行的重要意义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其间,执行干警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协调、“背靠背”斡旋,努力平衡双方利益诉求和现实矛盾,为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权利提供妥善执行方案。
最终,在执行法院的协调推动下,在政府部门的担当作为下,双方重新达成一致解决方案,再次握手言和。该案的成功处理,不仅为政府化解历史债务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为交叉执行改革实践作出了有力注解。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