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吨农产品损失巨大,责任认定陷入僵局,金张掖公证处锁定“关键证据”

发布时间:2025-10-24 17:12: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日,张掖市发生一起因冷库温控失效导致的重大财产损失事件。货主周女士储存在某公司冷库内的百吨农产品因库房温度长时间过高,发生大面积腐烂、霉变,经济损失巨大。在责任认定陷入僵局、关键证据随时可能灭失的紧急关头,张掖市金张掖公证处应申请启动应急程序,对现场进行了全面的保全证据公证,成功将易腐坏的“现场状态”转化为不可篡改的“法律证据”,为财产损害纠纷的解决锁定了“关键证据”。

  据悉,货主周女士租用某公司冷库用于储存农产品,储存期间,冷库的温控系统突然失灵,导致库内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当发现问题时,成堆的农产品已大面积发霉、软化、流汁,现场一片狼藉,令人触目惊心。

  “当时看到那个场景,我心都凉了,第一想法就是这下彻底说不清了。”周女士回忆道,巨大的损失让她一度陷入绝望。

  纠纷发生后,租赁方与周女士就事故责任划分以及具体的损失程度各执一词,而更棘手的是,农产品本身仍在持续腐坏,记录损失现场状况的证据正分秒地消失。

  在懂法律的朋友的建议下,周女士意识到固定证据的紧迫性,立即向金张掖公证处求助。接到申请后,公证处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指派两名经验丰富的公证人员携带专业设备,火速赶往现场。在闷热难耐、空气中弥漫着浓烈霉味的库房内,两名公证人员秉持客观、中立、严谨的原则,展开了长达数小时的保全证据工作。他们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对库房堆放的货物全景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拍照和录像。同时,针对不同腐烂程度的农产品,公证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抽样,并通过特写镜头清晰、准确地记录了其霉变、软化、流汁等损坏状态,确保了证据的全面性与关联性。

  “在此类鲜活易腐货物的损害纠纷中,现场状况是确定损失程度和责任方的核心。我们的角色,就是做一个客观、中立的‘记录者’。”公证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公证保全,我们将易腐坏、易变化的状态转化为不可篡改的法律证据,这相当于形成了一份强有力的现场复原报告。”这份详尽的公证书,不仅为周女士清晰地记录了损失事实,更将成为她在后续与责任方进行谈判、申请行政调解乃至提起民事诉讼过程中最坚实、最权威的证据基石,极大地增强了其维权成功的可能性。

  此案例也为广大仓储、物流、农产品贸易及相关生产加工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商业活动中,意外时有发生,但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第一时间通过法律手段固定证据的风险意识。一旦发生类似货物损毁、变质等情况,当事人应像本案中的周女士一样,立即寻求公证等法律专业服务的帮助,在证据灭失前将其有效固定,从而为厘清责任、挽回损失、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赢得主动。

  金张掖公证处此次高效、专业的服务,不仅解决了个案的燃眉之急,更生动地诠释了公证制度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社会诚信与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杨锐 张烨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