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思想与艺术的“悦”读之旅——张掖市法院团支部与团市委联合举办青年读书分享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15 09:22:14     来源:法治甘肃网

  书香沁润盛夏,阅读点亮青春。近日,一场以“墨香漫卷·悦读同行”为主题的青年读书分享沙龙在张掖市法院六楼活动室成功举办。来自市法院和团市委的近20名青年干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思想与艺术的“悦”读之旅。此次活动由市法院团支部联合团市委共同策划,旨在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共享阅读乐趣,涵养精神气质,激发奋进力量。

微信截图_20250715092324

  分享会现场。张掖中院供图

  在“自我介绍与书籍推荐分享”环节,青年干部们依次登台,在简短自我介绍后,热情推荐了近期阅读的心仪好书,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读完《相信》,深感震撼,蔡磊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脆弱,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天。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相信——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未来的美好。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张掖市希望工程工作办公室主任孙晓晶在分享时表示。

  团市委办公室干部李婷婷表示,《白鹿原》不仅是一部家族史诗,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启示录。书中刻画的部分人物,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让人深感敬佩,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的力量虽然渺小,但人性的光辉却是永恒的。

  团市委办公室干部高阳表示,《我与地坛》讲述了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十五年来日复一日地沉思,这种沉思洞穿了生命的本质,于是坦然、坚韧和勇敢从其中不断地流出来。人在得意时,只顾往前走,去追逐前方的辉煌绚烂,是很难进行深刻的反思的,只有在受伤时、痛苦时、饱受丧失的折磨时,我们才会被迫停下来,我们才会去思考自身,思考看见的一切,思考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生命才会逐渐沉淀出成熟、饱满的厚度。

  张掖市法院一级法官助理郝海芸表示,《在菜场,在人间》中有这样一句话:“手电筒的光芒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深深扎进夜色的心脏。”作者的文字如同一柄利剑,无情地刺破生活的表象,也有如手电的光芒,照亮这幽微的人间。在热气腾腾的菜场,看见最鲜活的人间。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倾听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感受菜场小贩视角下的生活百态。

  张掖市法院四级法官助理闫婷玉表示,《寂静与逍遥》的封底上有一句话:人的心灵敏感而脆弱,生活的现实既坦率又残酷。书中丰盈而厚重的10个故事,写尽了底层小人物的悲欢,也写透了普通人的坚韧与豁达。当陷入人生的迷茫时,不妨试着读一读这本书,或许能在纷杂的思绪中获得“不强求”的清醒、懂得“不贪恋”的豁达、拥有“不纠结”的力量,享受自己“寂静与逍遥”的人生。就像书本封面上写的那样:“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自在地活着”。

  张掖市法院法警支队一级警员高海荣表示,时间是最沉默的智者,它不言不语,却用岁月的刻刀雕琢出所有答案。《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这本书正是一部与时光对话的从容之书,如果你正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锚点,在焦虑中渴望一份淡然的力量,这本书会像一盏温润的茶,让你慢下来,读懂“时间”的深意。

微信截图_20250715092307

  挥毫泼墨。张掖中院供图

  分享会后,活动进入独具特色的“书法交流与互动”环节。该环节特别邀请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书协副秘书长、甘州区书协副主席尹淼森。尹淼森向参加活动的青年干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书法的历史渊源、艺术魅力和基本技法,带领大家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尹淼森现场挥毫泼墨,进行创作示范。笔走龙蛇间,一幅幅饱含深意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引得现场青年干部们赞叹不已。翰墨间的横竖撇捺,既是传统文化的心跳声,也暗合法治信仰的精气神——“法无形,却有筋骨;字无声,可刻人心。”

  古语有云:“赠人书卷,手有墨香;授人明灯,心向远光。”书籍不仅是智慧的载体,更是志同道合者的信物。愿书籍能成为共建“书香法治”的纽带,让知识的力量在共读中生生不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欢)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