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开栏的话: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鉴往事,知来者。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从今天起,甘肃法治报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重温抗战记忆,讲好抗战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深入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生动展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激发陇原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本次展览让我们对抗战历史,特别是甘肃抗战历史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近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色资源流动展览《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走进兰州交通大学,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
活动现场,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结合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深情讲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师生认真观看,聆听讲解,用心感受着每一块展板内容承载的精神力量。
“此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宣传教育与研究部副主任杨燕说,下一步,纪念馆将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色资源流动展览,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以抗战遗存为依托的革命纪念馆,近年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实践等,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目前,纪念馆有《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原状陈列展》《祁连巍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红军联络处原状陈列展》4个基本陈列展,以及《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红色女兵王定国主题展》等相关主题展览。”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查永国说。
据介绍,八路军兰州办事处设立于1937年5月,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其间,在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联系、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1年,八路军兰州办事处被辟为革命纪念馆,并正式向全社会开放,先后被中宣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辐射、扩散和引领作用。
“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聚焦打造‘网上红馆’线上平台,进一步扩大网络宣传覆盖面,让广大市民游客从‘指尖’云游纪念馆,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信息中心主任常静说。
与此同时,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线上平台在接续推出《馆长数家珍》《党史大讲堂》《红馆互展》《八办微视》《红馆故事会》《红馆论坛》等常规栏目的基础上,2024年又创新推出了全新栏目《红色动漫》,以清新简洁、精美流畅的动漫画面再现历史细节,生动讲述《开天辟地》《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星火燎原》《四渡赤水出奇兵》等党史故事。
创新的展陈方式,多元的体验活动,为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带来了持续的热度。2024年,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58.6万人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