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湾:多元共治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5-20 10:53:05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临夏县黄泥湾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整合资源、突出系统治理,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大力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构建起了全域联动、高效共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规范化建设,打造基层治理“主阵地”

黄泥湾镇地处临夏县东南部,位于临夏县、和政县、临夏市三县市交界处,来往人员流动量大,管理相对难度大。全镇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2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8%。

微信图片_20250520110115

5月20日上午,“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稳实践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临夏县黄泥湾镇采访。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黄泥湾镇按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统筹协调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和“两中心三所一庭一队”乡镇政法力量,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为各族人民服务保障、畅通群众诉求、矛盾排查化解三条线,充分发挥乡镇综治中心职能作用,做到资源整合,功能齐全,真正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信息的集散地、矛盾纠纷的终结地、民生诉求的解决地,不断推动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

2023年12月,在该镇物流园区及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中,针对涉及群众多,矛盾纠纷多实际问题,镇上及时成立了物流园区及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主动创稳工作专班,抽调派出所、司法所、城管局、涉及的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及时排查调处征地拆迁工作中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疏导群众情绪,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保障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微信图片_20250520105541

黄泥湾镇网格员到居民家中调解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精准划分网格,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3月15日,黄泥湾镇程家川村八社村民程某因邻居张某在自家房屋续建二层楼房,挡住了程某房屋采光引发矛盾纠纷。网格员周香连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与程家川村包村领导李国胜、党支部书记李京景一起去张某家察看具体情况。经网格员周香连与镇村干部多次入户调解,最后张某同意将二楼续建的彩钢房拆除,程某家采光不再受影响,双方对以上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黄泥湾镇按照“全科建网,一网治理”的工作思路,在沿用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全镇10个行政村划为11个网格,优化配备网格员124名(其中:网格长11名,专职网格员11名,兼职网格员 33名,辅助网格员69名)。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驻村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主动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物、事、场所、案件进行针对性关注、管理,实现对各种信息的精细收集、及时反馈,切实做到“提人知事、提物知底、提事知情、提场所知动态、提时段节点知形势”,实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信息化支撑,拓展基层治理“新途径”

2月6日,黄泥湾镇鲁家村村民蒲彦某和邻居蒲旭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吵架,后蒲彦某通过七彩先锋App反映到网格。网格员立即到现场查看了解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入情入理的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科技赋能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黄泥湾镇积极探索智慧化治理方式,综合用好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陇情e通”App、简讯App,及时采集和动态更新各类数据,通过平台分析研判形势,调度工作进展,做到了综合治理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用足用活“七彩先锋”平台,强化数据分析和运用,方便乡村干部随时查阅和调用相关数据和信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