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当归、黄芪、党参等316种道地药材的主产区。
走进岷县泽民药业产地趁鲜加工现场,一股浓郁的中药材香气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厂房内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整齐排列,轰隆隆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将新鲜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变成一片片整齐的药片。
“产地趁鲜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元,建设用地100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生产车间和办公楼等配套的相应设施,投入生产趁鲜加工生产线一条,现已正常生产,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工就业100余人。”岷县泽民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说。
据介绍,公司主要生产当归、黄芪和党参3个品种。自招商投资建设以来,已形成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从源头和药农签订种植协议,在药农种植期间,公司提供技术和物资帮助,确保所种药材的质量。药农种植的中药材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后,再按照公司订单生产加工,之后销往全国各地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经过培训,我在车间从事中药材切片工作,工资一个月3000多元。家门口就能挣钱,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该公司打工的十里镇村民张锁霞说。
工人在加工中药材切片。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摄
近年来,岷县以“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坚持落在实处,优化营商环境,把提升投资的吸引力和政府的服务力作为重点,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产业发展铺路架桥。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岷县依托中医药及生物制药、草畜产业、装备制造、通道物流、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链,精准定位,深研资源,锚定契合度高的地域、企业及项目,运行招商引资专班包抓等机制,对所有招引项目全周期服务,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2024年,实施落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56个,涵盖中药材加工、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全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聚焦精品化、集约化、品牌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联农带农效果显著、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依托蓬勃发展的中药材产业,立足全产业链用工需求,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精准有效“小切口”改革为手段,创新推进“岷归药工”劳务品牌建设,通过搭平台、优路径、强服务,升级“岷归药工”劳务品牌,创新群众增收模式,实现就业与产业良性互动。目前,全县参与中药材种植、购销、加工农户超过6.5万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65%以上,中药材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中医药已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