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甘肃省高质量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20 11:10:14     

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伞”

——我省高质量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综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事关百姓福祉,事关脱贫质量。脱贫攻坚以来,我省着力强化基础保障、优化惠民政策、丰富救助举措,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推动健康扶贫政策、责任和工作落实,实现了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的总体目标。

  截至2020年9月,全省574.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参保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就医82.9万人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89.14%。

消除乡村基本医疗“空白点”

  “2016年至2018年先后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2930个、乡镇卫生院103所。2019年,按照现行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通过腾挪、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再次分类建设1801个村卫生室、配备1154名合格村医、完善设置247个乡镇卫生院科室。”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王晓明介绍说。

  目前,75个贫困县按照现行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实现应分类建设的13995个卫生室(含医疗点)、1150个卫生院和75家县级医疗机构均达到分类建设标准并配备合格医生, 消除了乡村两级基本医疗“空白点”,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的目标。

  不仅如此,我省大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条件,推进服务人口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逐步配备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彩超(或B超)、DR影像机四种医疗设备。全省服务人口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配备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彩超(含B超)三种设备,四种设备配备率为89.92%,其中35个深度贫困县万人以上乡镇卫生院四种设备配备率达到99.52%。

补齐基层医疗人才短板问题

  合格医生是贫困人口看病的重要保障,我省在合格村医配备和医疗人才引进过程中有哪些举措?

  省卫健委主任郭玉芬表示,根据相关政策,我省采取培训考试选拨、面向社会招聘、乡镇卫生院派驻、县域内调剂补充“四个一批”措施配备合格乡村医生9266名,目前,每个行政村卫生室都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过“四个一批”(考试选拔一批、社会招聘一批、卫生院派驻一批、县域调剂一批)配齐合格村医,累计考试选拔7610名、社会招聘349名、卫生院派驻972名、县域调剂46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累计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5833名。同时,开通用人绿色通道,有效破除了机构编制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政策障碍,先后引进5200多名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有效筑牢基层人才网底,极大地缓解了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今年,省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强组团式帮扶健康扶贫和东西部协作,进一步扩大对口帮扶范围和规模,全省32家三级医院、天津市26家三级医院及其他省外和军队5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全省58个贫困县的63家县级医院,受援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受援医院普遍完成区域医学中心建设,能够开展5项至10项新技术、新业务,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病种每年新增20种至50种。”郭玉芬介绍说。

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省把贫困人口疾病救治工作作为健康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向,精准化实施救治、精细化健康管理,实现了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慢病患者应管尽管。

  按照国家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要求,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最早的9种扩大到目前的30种,并向全省公布了省市县定点救治医院,救治覆盖率99.78%。

  为使群众少生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我省建立集筛查监测、诊断救治、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防融合管理模式,省、市、县、乡、村医疗专家和医务人员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贫困人口精准制定“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健康帮扶措施,突出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4种慢病为主的慢病签约管理工作,并通过“健康甘肃”手机APP动态监测工作进展、监管措施落实、评估签约帮扶质量,四种“慢病”签约管理率98.86%。

  截至今年9月,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报销后,政策范围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9.14%,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负担。

  “为方便群众报销,我们利用职能整合优势,大力推进‘一站式’结算,打通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个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只要按规定转诊和备案,出院时就可直接在医院医保窗口刷卡结算,极大方便了看病报销。”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金中杰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