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秦州区秦岭镇走出多元发展产业扶贫路

发布时间:2020-07-03 16:54:04     

产业兴则农民富

——秦州区秦岭镇走出多元发展产业扶贫路

  产业兴则农民富。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持续壮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人参等名贵稀有中药材,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走出一条多元发展的产业扶贫之路。

因地制宜发展人参产业

  人参是名贵稀有的中药材,对气候有着严格要求。曾在东北有种植经验的吴滨在前期对秦岭镇进行土壤气候等条件的摸底后发现,秦岭镇海拔高度、气候、土壤各方面条件都适合种植人参,尤其有利于人参根部生长。

  吴滨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决定在秦岭镇龙集寨种植人参。2018年,吴滨成立天水秦润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秦岭镇政府的支持下流转了龙集寨1120亩土地,开始大面积种植人参,并吸收龙集寨、虎林村、关砚村等地贫困户在公司打零工,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关砚村的马玉霞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家门口打工每年能挣到2.4万元收入。

食用菌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秦岭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依托天水秦润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帮扶户”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益。据介绍,该公司提供技术带动全镇297户帮扶户发展食用菌产业。

6月23日,天水秦润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丛广栋在农户家进行覆土栽培香菇技术指导。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摄

  长期以来,技术缺乏一直是制约秦岭镇发展产业的一大难题。2019年开始,天水秦润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全镇297户帮扶户提供技术支持,帮扶户通过扶贫资金向公司购买菌棒,然后公司代销代管,帮扶户在家就能坐等收益。

  今年3月15日,龙集寨二组村民柴小兵在公司技术指导下,在自家果园地套种覆土栽培香菇,随后,公司技术人员丛广栋定期到柴小兵家进行指导。

  “覆土栽培香菇技术含量不大且没有风险,只要在天热的时候把草棚盖上,定期洒水就可以成长。”丛广栋说,覆土栽培香菇一斤能卖到26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中药材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中药材种植是秦州区秦岭镇发展富民产业,带领村民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2019年,张太吉成立秦州区神农本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秦岭镇风磨梁土地400亩,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

  具有中药材种植经验的张太吉开始种植党参、当归、冬花、黄芪。“黄芪一公斤可以卖到5元,亩产可达到600公斤,最主要的是黄芪不怕销路。”张太吉说。

  大庄村帮扶户袁阿兰在合作社打工,在看到黄芪的经济价值后,自己也开始种植黄芪,袁阿兰不仅能拿到工资,而且还发展起了自己的富民产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据了解,合作社带动当地24户帮扶户种植中药材150亩,吸收帮扶户长期在合作社就业18人。(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