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秦州区齐寿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6-28 23:13:57     

真抓实干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秦州区齐寿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特色产业强镇、文化旅游活镇、生态宜居美镇。”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围绕脱贫攻坚重点目标任务,集全镇之力绘好攻坚图,打好脱贫战,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镇已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决胜年,齐寿镇党委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入手,细化任务、盯紧项目、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转变帮扶户脱贫致富观念,建立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长效机制,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升。

拓宽渠道增收有保障

  引进顺丰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蔬菜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帮扶户”运营模式和“入股+劳务”的双重分红模式,直接带动受益农户80户,就地转移劳动力120余人,其中帮扶户11户49人,每户年增加收入在1.5万元左右。

  “蔬菜种植基地有辣椒、西红柿、西兰花、黄瓜等各类蔬菜,主要是不愁销路。”合作社工作人员杨彦国说,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市场批发、超市供应、学生食堂供应、秦州蔬菜园区直销店等多方位销售模式,确保蔬菜即产即销,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余万元。

  据了解,顺丰蔬菜大棚基地于2017年3月10日开工建设,2018年5月30日完成一期工程,流转土地220亩,建成钢架大棚120座,日光温室1座,办公区280平方米,储藏室2000平方米。

优化环境村庄更宜居

  6月19日,记者在齐寿镇九源新村看到,一排排崭新的小楼房比肩而立,小区干净卫生,种植各色花卉草木。

  “快进屋坐!”没等介绍,50岁的王安昌就把来访的记者请进家。

  “原来住的是土坯房,一下雨就漏,哪像现在住在楼房,不但暖和,家里还干净,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王安昌一边说着生活的变化,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居。98平方米三居室的房子窗明几净、厨卫亮堂,冰箱、液晶彩电、布艺沙发应有尽有。

  在这之前,王安昌是九源村的贫困户,住的土房子不说,收入还不稳定。九源村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建成后,王安昌享受到了好政策,2019年搬入九源新村。不仅如此,通过公益性岗位还为王安昌解决了生计,每年有了8000元的固定收入。

  九源新村还配套道路、排洪渠、污水处理厂、路灯等基础设施和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完全小学、建设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据了解,齐寿镇在九源、廖集、肖崖、黑沟村四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建设住房452套,搬迁群众452户215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6户210人。

因地制宜产业大发展

 

齐寿镇廖集村牡丹园一角。(拍于5月15日)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发展油用牡丹种植特色产业,是齐寿镇创新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重要举措。

  在齐寿镇廖集村牡丹园的牡丹产业给村庄带来勃勃生机,牡丹园还种植了各种具有观赏性花卉,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前往观赏,带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在这之前,廖集村产业发展落后,土地撂荒严重。齐寿镇通过前期大量摸排,发现油用牡丹是一种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的植物,与齐寿镇气候环境相适宜。

  发现这一产业后,天水广发牡丹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齐寿镇廖集村撂荒土地,当年就在齐寿镇廖集村荒地育苗150多亩,栽植牡丹幼苗400亩。

  经过两年多的蓬勃发展,油用牡丹基地已种植油用及观赏牡丹共600余亩,年产牡丹籽20余吨,已初见效益。同时,还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200余人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